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症状识别
白粉病在黄瓜全生育期均可发生,叶片发病严重,叶柄、茎蔓次之,一般不危害果实。发病初期在叶面、叶背及茎蔓上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,以叶面居多,以后向四周扩展形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,严重时,叶片上布满白粉,后期变成灰白色,叶片枯黄、变脆、卷缩,光合作用能力下降,直至白色霉斑消失,病部呈灰褐色,病叶枯黄坏死。黄瓜植株下部老叶先发病,逐步向上部扩散。黄瓜白粉病
发生规律
病菌随植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,环境条件适宜借气流、雨水和浇水传播。设施内高温干燥和潮湿交替环境,病害发展迅速。黄瓜种植过密,空气郁闭,生长期缺肥发病严重。防控措施
1、选用耐抗病良种。
2、加强田间管理。
采用基质营养盘育苗,培育壮苗、无病苗。采用高垄覆膜栽培,应用膜下滴管技术,科学浇水,调节地温,促进根系生长。定植前施足底肥,增施磷、钾肥,避免后期脱肥。生长期注意通风透光管理,做好病害监测工作,发现病株或病叶,及时带出棚外。3、电热硫磺熏蒸技术。
设施内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挂置熏蒸器,在晚间定期熏蒸,预防病害发生。4、药剂防治。
发病初期选用200亿孢子/克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、0.5%小檗碱水剂、25%戊唑醇水乳剂、10%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、25%嘧菌酯悬浮剂和50%嘧菌酯水分散粒剂等进行喷雾防治。 供稿:北京市植物保护站 王胤编辑 : 农小丽